登陆  立即注册

地藏菩萨介绍

在线免费
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下是关于地藏菩萨的详细介绍:
名号由来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 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王 。
身世来源
婆罗门女: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前世为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死后堕入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佛寺,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梦游地狱,求得母亲得脱地狱。释迦佛称婆罗门女即地藏菩萨 。
光目女: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还曾为孝女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死后堕入恶道。光目女知母在地狱中受苦,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
形象特征
出家僧人相: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
坐骑谛听:地藏菩萨像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名号曰“谛听”或“善听”,谛听具有能听出四海八荒之中一切生物善恶分别的能力 。
主要事迹
地狱救母:婆罗门女和光目女的事迹体现了地藏菩萨救母的大孝精神,也因此地藏菩萨被视为孝道的代表,其法门与中国孝道精神相吻合,受到广泛推崇 。
受佛嘱托: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 。
菩萨大愿
地藏菩萨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以“大愿”著称,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 :
檀陀地藏: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
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应化道场
安徽九华山被视为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唐代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在九华山修行,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月身宝殿,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定为地藏菩萨道场  。
信仰影响
法会盛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 。
文化融合: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18-11-4 00:00
上一篇:准提菩萨介绍下一篇:弥勒菩萨介绍

最新评论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子林阁国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