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立即注册

裴氏风水

裴氏家族的始祖,是位列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的后代伯益被舜帝赐姓为嬴,其后人在周僖王时开始姓裴,裴陵是裴氏家族公认的第一位裴姓祖先,在汉文帝时,裴氏家族出现了第一位正史有确切记载的官员,他就是官居水衡都尉、侍中的裴盖,从此,裴家坐官为仕者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裴盖的九世孙裴遵,曾跟随汉光武帝征战陇蜀,后任敦煌太守,《后汉书·西域传》中可见他的生平事迹,裴家还有一个敦煌太守叫裴岑,从著名的《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上,可读到他大败匈奴的丰功伟绩。

裴陵的第27世孙裴晔在东汉顺帝时任并州刺史、度辽将军,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经反复斟酌,终于在汉顺帝永建初年(公元126年)合族搬迁到闻喜县东50华里的地方定居,天下之大,为何偏偏选中此处?因为裴晔看到这里群岭巍峨,松柏苍郁,紫霞萦绕,荷香弥漫,认定此处是最适宜家族繁衍人丁、哺养英才的风水宝地,因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柏树,于是起名裴柏村,自此以后,闻喜县裴柏村就作为裴氏祖地而被裴氏后代列入家谱和被历代史家用入正史。

从裴晔定居裴柏村开始,裴氏家族才掀开了灿烂辉煌的家族史页,裴晔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的两个儿子都当了宰相,长子裴羲在汉桓帝时任尚书令、开国公,是裴氏家族的第一位宰相,次子裴茂从县令、郡守当起,一直官至尚书令,被汉灵帝封为阳吉平侯,身为侯爵的裴茂生了4个儿子,这4个儿子后来分为东、西、中3支,名曰“三眷”,分别南下西迁,分居全国。

近两千年裴氏后代遍布中华大地,不少还移居海外,但是考查其谱系家纲,追本溯源,所有裴姓子孙都出自“三眷”之后,总族根都在闻喜县裴柏村,因此才有“宗人遍天下,天下无二裴”之说,在漫漫两千年的历史天空中,裴氏家族名人辈出,如群星灿烂,查阅史册,裴氏一门在正史立传者就多达600余人,其中有历朝宰相59人,各代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 11人,刺史 211人,太守77人,有89人被封公、33人被封侯,出过3位皇后、2位王妃、21位驸马爷,有117人考取进士,其中11人高中头名状元。

裴氏家族被称为“千年荣显”,这个称号来源于毛主席1958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期间的一句话:“你在山西当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谁?”没等我回答,他便说:“裴度是唐朝的宰相,是你治下的闻喜县人,闻喜县是中国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县之一。”不仅如此,“中华宰相村”这个名号也流传开来。

作为全球易经文化协会主席、全球风水协会主席、中国易经协会会长、中华风水协会会长、中国建筑风水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健康地产促进会会长、中国名人成功文化研究会会长、粤广澳建筑设计师协会主席和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易学名家之一的裴翁先生和他的祖上可谓是风水名师裴秀之后代,裴翁先祖裴秀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风水大师,一生研究易学风水,博古通今,游历天下名山大川,观察各地的龙脉山水,编写绘制了人类史上第一幅最大地域面积的大地图《中华全图》,不仅如此,《万贡地域》、《万丈图》等著作也是传世名作。

风水大师裴翁从幼时开始学习风水密术,是中华宰相村风水堂的文化传人,他成立了岭南玄空风水学会,精心编著了易学著作《易学精华》、《风水精华》、《命理精华》、《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裙房风水下一篇:融创风水

最新评论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子林阁国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