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师傅吧,不然学不明白的,自学只能学到皮毛糊弄人,学不精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这些书籍读起来太痛苦,很多句子别说理解,读都读不来,往往一句话里不认识的字比认识的还多,这怎么学?确实,我也经历了同样的痛苦,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传统的术数目前没有办法普及。 我们知道,中国流传下来的术数基本都起源于《周易》,这是一本来自周朝的书籍,已经三千年了,这些书都是我们古人都称之为古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怎么可能不拗口不痛苦? 虽然《周易》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秦丞相李斯的力保,但实际上占卜内容我个人估计顶多占《周易》的十分之一,李斯应该也明白这本书的意义,要不然他也不会冒着砍头的危险平白无故力保这本“仅仅是看屋宅坟墓算命”的书,既然术数来源于《周易》,我们如何能轻易地从一堆庞大的信息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术数呢?简单说就是给你一根老虎尾巴你就能轻易画出一只老虎吗? 再者,《周易》历代都有高人注解,各种周边典籍层出不穷,高人再高也不是神,他们的注解不可能都正确,我们有这个能力去伪存真吗?显然我并不能。 现在的《周易》也有译文版,但是误导性也很严重,因为古文的意思非常繁多,如何解释全在翻译者的理解,如果翻译者错误,那么我们所学的东西就走样了,怎么可能还能学会呢? 举个例子,“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现代译文版绝大部分解释都是“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很明显这里“勿”的意思是“不”,但是在古代,“勿”却还有非常多的意思。“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才能得出准确的解释。 对于师承的重要性,我也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找到一位优秀的师傅可以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现在的术数大派基本都有人带,不过能找到一位优秀的师傅确实需要机缘。 《卜筮易经》源于甲骨文和占卜的实践,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深厚的古文基础和全面的资料收集能力以及真伪辨别能力,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我们如何能读懂这部千古奇书? 学习术数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您对术数感兴趣,我建议您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学习,或者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也要注意不要轻信一些不靠谱的预测和指导,以免受到误导和损失。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