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立即注册

道教四大天师介绍

道教的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萨守坚、许旌阳,以下是具体介绍 :

张道陵
基本信息:张道陵本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末年人,是汉代张鲁的爷爷,道教创始人。被尊为祖天师,据说是太上老君授予他正一真人的封号。
生平经历:他出生于沛国,自幼聪慧,七岁时得河上公传授《道德真经》。成年后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后任巴郡江州令,不久遁隐北邙山修长生之道。后又携弟子到云锦山、嵩山等地访道修真,最终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正一道。
主要贡献:张道陵的教义强调“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人们通过修炼和遵循道德规范,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从而获得长生不老和精神解脱。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规和仪式,如三官手书、符水治病等,这些都成为了道教的重要传统和特色。此外,他所创立的五斗米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道教教派,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葛玄
基本信息:字孝先,丹阳句容人,三国时的方士,是道教灵宝派的创始祖师,被尊称为葛仙公、太极左仙公。
生平经历:曾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
主要贡献:葛玄对道教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自身修炼有成,还将所学道经和秘诀传授给弟子,培养了一批道教人才,为灵宝派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他的仙迹传说众多,如能将口中饭粒变成蜂、使顽石走路、画符箓祈雨等,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涵,也使得道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萨守坚
基本信息:号全阳子,宋代著名道士,崇恩真君。一说为蜀西河人,一说南华 。
生平经历:萨守坚早年习医,后因用药伤人而出家学道。相传他曾遇神霄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两位祖师,并得到他们的指点,前往江西龙虎山拜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张继先为师,习得道法,后以法阵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收其为部将,传其符箓秘诀 。
主要贡献:萨守坚是北宋神霄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所传承和发展的神霄雷法,成为了神霄派的核心法术之一,对神霄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其雷法强调以自身的精气神为本,通过内炼和符咒等手段,召唤雷神天将,以达到驱邪治病、禳灾祈福等目的。这种法术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信徒和修行者,也为道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许旌阳
基本信息:字敬之,号旌阳,晋代道人,南昌人,是净明道派的祖师,又称许真君.
生平经历:生于吴赤乌二年,弱冠之年事师大洞真君吴猛,受三清之法。晋太康元年举为孝廉,任蜀地旌阳县令,后弃官东归,寻求至道。其间与吴君同游江左,又与郭璞一同阻止王敦作乱,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 。东晋宁康二年举家从豫章西山白日飞升.
主要贡献:许逊所创立的净明道派,强调“净明忠孝”为宗旨,将儒家的忠孝思想与道家的修炼方法相结合,提倡通过修炼自身的品德和心性,达到净化心灵、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融合儒道思想的教义,既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又满足了人们对精神追求的需求,使得净明道派在江西及周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对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4-12-10 23:09
上一篇:张道陵下一篇: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最新评论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待添加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子林阁国学网

返回顶部